盛夏的嘎日藏寨,格桑花开得正艳,嘎日村村委会院坝里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喜庆。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数着手中厚实的现金,脸上笑开了花:“等了这么多年,这笔钱终于捧在手里了!”在他身旁,乡亲们排队领取分红款项的喜悦场景,无声宣告着横亘多年的集体经济分红难题,在宝兴县各级人大代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最终成功破解。那一张张朴实的笑脸,正是基层人大代表为民履职、凝聚发展合力的最佳注脚。
困局:百万收益沉睡,村民心结难解
作为雅安市村集体经济标杆,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依托达瓦更扎景区,年均门票收入超300万元,占村集体总收入的75%以上。然而,分红落地难的阴云曾久久笼罩着这个小山村。
嘎日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稳健,可观收益既带来希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分配困境。
占全村人口62%的嘎日组呼吁“按人头分”,坚守公平底线;拥有景区60%步道占地的冰丰组则主张“资源补偿”,捍卫土地权益;而丰收组手握早年协议,咬定“固定比例”寸步不让……三方角力之下,村民从最初的“窃窃私语”升级为“公开对峙”,资金躺在账户上“沉睡”,无形的高墙却已在村民心头悄然筑起,集体经济的凝聚力与村民的获得感面临严峻考验。
破题:代表三步攻坚,民主协商破冰
面对困境,嘎日村的各级人大代表挺身而出,成为破题的关键力量。脚沾泥土摸实情。2024年,生卡乓、刘承等乡人大代表与村组干部一道踏遍3个村民组182户门槛,共梳理7类23项核心诉求,凝练成《门票分成争议调研报告》直送乡党委。乡人代会上,代表们的声音从未缺席,连续三年围绕“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提交了多份沉甸甸的建议。人大代表根植于民的身份,使他们精准聚焦痛点,为破局注入了强大的民意动能。
院坝协商创机制。在硗碛藏族乡各级人大代表的全力推动下,乡政府联合乡司法所、嘎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连续召开9场“院坝议事会”。在篝火旁,代表们抛出创新分配方案,经多番讨论,最终确立三重分配机制:收益的50%注入产业持续发展,30%惠及村民分红,20%用于奖励先进,还设置10万资金专项用于精准帮扶和教育激励。方案论证阶段,乡人大代表生卡乓当场演算:“产业基金壮大民宿集群后,分红资金每年都会涨!”最终方案获全票通过。
云端传递零死角。方案的落地关键在群众是否支持,嘎日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为确保政策入脑入心,硗碛藏族乡人大主席团依托“云端藏寨民情速递站”,将人大代表分散到全乡61个区域,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政策“零死角”宣传。
嬗变:红利落地生金,治理模式开新篇
分红难题的成功破解,是嘎日村人大代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履职誓言的有力证明。当凝聚着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真金白银,带着公平的温度与透明的保障,精准发放到1052名村民手中时,嘎日村积蓄已久的发展能量被彻底点燃。
从民意的忠实传递者,到政策的积极推动者,再到落实的坚定监督者,硗碛藏族乡各级人大代表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
如今,“嘎日经验”正如格桑花籽撒向硗碛全乡,这座云端藏寨正迎着朝阳,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踏歌而行。(宝兴人大 刘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