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蒲丹惠带队赴汉源县、石棉县调研“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典范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蒲丹惠一行先后到汉源县“9·5”泸定地震C711前域乡堤带路恢复重建工程、汉源县“9·5”泸定地震C750前域社区道路恢复重建工程、G549石棉境内段改建工程和G662线大渡河大桥(甘孜界)至石棉县城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等项目现场,实地踏勘项目进度,详细听取了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单位关于项目整体规划、项目进度等情况介绍,了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以及下一步措施。
蒲丹惠指出,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灾后交通基础设施重建作为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重建工作。二是要强化资金保障,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补助资金,同步拓宽多元化筹资渠道,缓解地方配套压力,保障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三是要夯实建设要素,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步推进征拆遗留问题解决,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配合,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四是要筑牢安全底线,严格质量安全监管,汲取有关事故教训,强化风险防控,杜绝安全生产隐患,确保项目安全高效推进。
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工委、民宗外侨工委负责人及市交通运输局、汉源县、石棉县有关领导参加调研。(农业工委、民宗外侨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