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雨城:提升人大监督“三个度” 助推乡村振兴“更有效”

 【发布日期:2025-03-03】 【字号: 】  【关闭此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求全党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中心大局,立足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优势,从监督的选题、调研、督办等环节全过程体现人民的意愿,让监督深深扎根人民群众之中,主动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增活力、提效力。

提升选题“精度”,满载民意添动力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时代答卷,承载着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更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使命。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在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前,一直坚持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结合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事项,紧扣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连续三年听取和审议全区乡村振兴促进情况报告,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雅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若干规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和农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专题调研,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言献策。围绕群众高度关注的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专题调研。围绕群众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利设施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围绕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和《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情况调研。围绕群众关心的共同富裕问题,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一次次调研、一个个议题、一项项监督,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满载着区人大常委会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关注。

提升调研“深度”,彰显民主增活力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人大干部必备的基本功。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始终站在调查研究第一线,将其作为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以深入扎实地调查研究提升依法履职效能。

“调查研究是人大的一项法定工作职责,是每一位人大工作者的‘看家本领’。我们制定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的规定,目的就是规范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工作,让监督工作更有质效。”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在基层人大工作会议上告诫全区人大干部。

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之前,坚持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要内容、方法步骤、人员组成、日程安排等,积极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调研,把相关专业人士、政府部门熟悉情况的人员充实到调研的队伍中来。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坚持深入干部群众和田间地头,认真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走马观花式的调研,真正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对策。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充分吸收参与调研的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汇总,科学分析研判、提炼总结,坚持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最终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提升督办“硬度”,惠及民生提效力

人大监督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关键是要让审议意见“落地生根”,打通审议意见办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方面审议意见11个,实现审议一个议题、解决一些问题、促进一项工作。

审议意见交办之初,作为督办工作主体,区人大机关有关责任委室加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系,督促承办单位及时研究、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在法定时间内提交办理情况报告。在收到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后,坚持监督工作不放松,对落实的情况进行初审,对于审议意见办理情况不尽如人意,发回办理单位重新办理,同时对书面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督办,盯紧问题,坚决做到审议意见不落实不过关、突出问题不解决不罢手,一抓到底不放松。

对于区人民政府研究处理“三农”工作审议意见的情况,全覆盖开展满意度测评。每次满意度测评结果、监督对象的整改落实情况都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把工作中的不足、法律实施中的缺陷暴露在阳光下,形成人大监督、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合力。对于测评结果“不满意”的,持续地进行跟踪监督不放松,使审议意见从“纸面”落到了“地面”,助推雨城区获评四川省三茶统筹发展先进县、全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典型地区,藏茶产业园成功创建省五星级农业园区,“雅鱼”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雨城人大 胥艾骅、孙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