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芦山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姜城民声”(因芦山县古称‘姜城’而命名)人大代表线上履职平台,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切实解决群众“急难忧烦”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姜城民声”人大代表线上履职平台自1月16日正式运行以来,共受理人大代表线上反映事项129件。其中,安全隐患类38件,环境保护29件,城市建设(管理)类16件,水电保障类8件,交通管理类18件,其他类20件;目前已办结103件(其中:当天办结46件);正在办理4件,因故暂时未办理1件,未反馈办理情况11件,纳入项目实施10件。
“1+8+1”模式,让建议意见有“归宿”
平台建设全覆盖。按照“1+8+1”模式,即建立1个县级人大代表微信群,8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微信群,1个办理微信群。县乡两级457名人大代表全覆盖县域6镇1乡1街道33个村(社区)183个村民小组,实现县域内全境覆盖、县乡人大代表全领域覆盖。民声收集全方位。平台围绕“四个突出”全方位收集群众建议意见。突出点多面广,代表建议意见内容涵盖广,覆盖面宽,涉及民生各个方面问题。突出以小见大,主要关注群众身边的微事、小事、急事、烦心事。突出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要求真实可信,有真凭实据,上报材料有文字和图像。突出快办急办,反映的问题大多是能快办、速办的,一般不需要大额资金解决的问题。分类办理全天候。对收集到的问题,代表“全天候”进行推送,常委会人代工委按政府部门职责将意见建议,进行分类交办、回复。微民生问题相关部门及时释疑解惑;急事要事及时收集、尽快解决;风险防控类问题随时收集、及时办理;资金大不能及时办理的作为意见建议按期送政府部门依法办理。办理回复全过程。严格实行“群众有呼声、代表发信号、人大强推送、政府抓办理、办理有回复”闭环管理“五步”工作流程,采取开放的互动方式即时通报,反馈问题办理进度。
组织协调到位,让建议意见落地落实更“高效”
人大主导强推进。县人大常委会成立“姜城民声”线上履职平台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具体抓,抽调相关委室工作人员负责平台运行管理、任务分办、问题处理、事件跟进及指导镇(街道)按职能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线上”履职工作。党政齐抓促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26个政府组成部门以及县法院、检察院、县监委、各乡镇(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全部进驻办理群,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网络发言人,并配备专职人员担任联络员,负责答复、处理和督办相关问题。限时办理保时效。对民生问题实行限时办复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受理情况,10个工作日内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暂时不能办理的,作为意见建议或项目储备,按期送政府阅研。考核评议促成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集政府分管领导及组成部门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平台任务完成“账单”。将代表意见办理情况,作为年底部门履职评议的考核指标之一。不定期推送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总结平台运行的经验和问题。对履职效果不好的部门(乡镇)进行约谈,开展专题询问,不断提升办理实效。
履职平台健康运行,实现群众、代表、党政多方满意
搭建群众呼声“直通车”。“姜城民声”人大代表线上履职平台,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找到了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载体,切实解决了闭会期间“群众意见建议找不到代表、代表意见建议找到不平台”的难题。实现人大监督“千里眼”。457名各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深入基层人民群众,听取和收集群众建议意见,切实参与了基层社会治理,延伸人大监督的触角,倒逼了履职部门提高社会治理的实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与“线下”代表“家、站”履职平台同向而行,良性互补,实现了代表履职“总在线”,服务群众“不缺位”,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推动群众呼声落地落实,切实解决了群众“急事、难事、烦心事”,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代表履职归属感和成就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下一步,芦山县人大常委会将以“姜城民声”人大代表线上履职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促进代表积极履职、发挥作用,让群众有事能想到代表、能找到代表,让代表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芦山人大 李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