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分组审议凤凰体育。6个小组审议会场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一致表示,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准确,部署措施切实有力,是一份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大家对报告表示赞同,并结合四川实际,围绕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民生发展、乡村振兴等,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改善民生和乡村振兴,成为代表们审议中关注的重点。
民生改善
通篇民生情怀温暖人心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成为代表们有目共睹的亮点。
“民生情怀通篇涌动,温暖人心。”吴群刚代表说,不论是谈2017年的成绩,还是安排2018年的工作,民生都占了很大比重。报告还特别提出,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亮点。“报告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预期目标。报告体现的就业优先思路,这还是首次。”
来自卫生领域的李为民、刘旭光、甘华田等代表,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容格外关注。“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刘旭光代表认为,健康教育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内容,信息化服务体系也很关键,建议尽快建设四级立体化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李为民代表对此感受真切,“四川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基层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这样的变化,也对民族地区医疗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建议,进一步解决民族地区骨干医生不足的问题。
报告提出,要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甘华田代表认为,实施好分级诊疗,必须强基层。“现在分级诊疗实施还不是很理想,相应的机制还不完善。建议通过分层次培养、提高待遇等方式,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养力度,尽快建立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环保问题是最大的民生。“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于会文代表说,如今,国家颜值越来越高,美丽中国驶入快车道,凤凰体育明确提出了环境改善的目标,路径清晰,措施具体,让自己对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更大、信心更强。“成渝地区是西部最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复杂、人口密度大、雾霾成因复杂,建议国家将这一区域列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建议在嘉陵江流域完善跨省水环境补偿机制,实行上下游监测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等机制,真正做到谁改善谁受益、谁破坏谁赔偿。”
乡村振兴
看到农业农村农民的美好前景
“代表们都抢着发言,我担心自己没时间说。”1组会议室里,终于抢到话筒的陶勋花代表说,报告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让像她这样从农村来的代表,不仅感受到民生利好,更看到了农业农村农民的美好前景。
她注意到,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她看来,有着花木种植优势的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但仅有这一点还不够,要让岷江村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还必须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乡村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陶勋花代表说,岷江村的计划是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并结合特色传统文化,让乡村旅游更有生命力。她建议,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为金融资本进入农村市场、盘活农村资产奠定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交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支撑。”罗霞代表认为,要把农村公路建设好,更要管理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罗霞代表建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可以交通为引线,围绕当地特色,因地制宜采用农村交通+旅游、农村交通+康养、农村交通+健身、农村交通+特色产业等模式,规划建设具有旅游、康养、健身、休闲、资源、产业开发性质的特色农村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还有部分代表建议,用改革的方法和思路研究乡村振兴,精心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重视乡村文化,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好。(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