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选我当市人大代表,选我当万山村党支部书记,我就要履职尽责,心系群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小康生活。”这是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名山区茅河乡万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争强发出的铮铮誓言。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承诺,这位身材精干、说话铿锵有力的汉子,才能扎根农村,以他热心、诚心、真心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在短短几年里,让万山村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首批茶产业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重点推进村、省级文明村、省级信息化示范村、市级科技示范村……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印证了陈争强当选市人大代表时的豪迈誓言。
抓住重建机遇
提升居住环境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抓住重建机遇,建设新村聚居点,完善和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成了陈争强工作的重心。
他认真领会重建政策,带领村组干部和重建户,到邛崃、蒲江等地学习参观新村建设,结合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和发展意愿,聘请设计单位高起点制定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引导灾后建房户到重建点建房,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和统一建筑风貌,通过整体招标承包修建或农户自建的方式集中建房,仅两年时间,就已建成农村居民新村点6个,入住农户98户。
同时,陈争强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解决了各个新村聚居点供水管道、供电设施、消防设施、污水处理池、天然气管网以及通讯、光纤、宽带的主网建设,修建了文化广场。
如今的万山村,沟通渠畅,道路平整,全村群众均接通了光纤电视和宽带网络,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跳起了广场舞,极大地提升了该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
理清脱贫思路
做大脱贫产业
陈争强既有一般基层干部实干敢拼的普遍特点,也有他接受新观念快、善于思考总结的独特个性。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了“真情感动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真实惠及群众”的“三真”精神;作为全村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他制定了“提升四大产业,搞好三个结合,实施两种模式,实现一个目标”的“四三二一脱贫思路”,做到了脱贫攻坚的精准施策。
在陈争强的带领下,万山村大力提升茶产业、苗圃产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着重搞好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整治的结合、环境治理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不断实施“猪—沼—茶”、“茶+贵”立体循环低碳农业模式和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起来走“一村一品”道路的模式。
通过狠抓茶苗、茶叶加工、生猪养殖三大支柱产业发展,2016年万山村出售优质茶苗3亿多株,年产茶叶500吨;发展能繁母猪上千头,年出栏优质肉猪3万头以上。
心系广大群众
发挥代表作用
地震灾害让万山村贫困群众雪上加霜。灾害面前,陈争强始终认为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优先考虑贫困户的利益,不顾自家厂房受损,毅然关闭了茶厂,积极组织贫困户抢种抢收,尽快恢复生产,将地震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重建时,万山村8户重建户资金困难,陈争强知道后,主动联系商家为贫困户垫资,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同时,他还坚持联系群众,及时掌握群众呼声,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充分利用晚上空余时间走村串户,组织村“两委”干部以“群众夜话”等活动为载体,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并多方协调予以解决。2013年以来,陈争强共收集民生诉求56个,截至目前已解决48个,实现了干群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虽身处基层,但陈争强始终不忘自己代表的身份,他积极为家乡脱贫攻坚建言献策,以领衔代表、附议代表的身份,在人代会期间提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茶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助力脱贫攻坚进程。(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