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穷山沟里的“领头凤”——记石棉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郑凤兰

 【发布日期:2016-08-16】 【字号: 】  【关闭此页

走在亮堂堂的水泥路上,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的村民无不称赞郑凤兰。许多百姓这样评价她:“她很能干、敢说敢做,作为一名女子,很了不起……”这位被群众称为“了不起的女子”就是石棉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迎政乡新民村村委会主任郑凤兰。

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郑凤兰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将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带领群众扎实推进新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受到选民的称赞。

带民奔康

新民村是石棉县26个贫困村之一,全村5161410人,其中贫困户75258人。

4.20”地震后,郑凤兰提出农房重建实行统一规划、集中自主重建的建议得到采纳。为尽快让群众住上好房子,郑凤兰长期驻扎在重建现场,起早贪黑甚至睡沙发吃泡面,组织协调灾后重建相关事宜。三索窝新村聚居点的建成,使20户贫困户从危险的土墙房中搬了出来,住上了安全明亮的好房子。

房子建好了、路修好了,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郑凤兰时常思考的问题,她坚信只有结合新民村实际找到一条长久的发展道路才是群众脱贫致富的硬道理。为此,她积极争取,发动新民村150户农户参与由迎政乡、县林业局、县科技局、四川农业大学四家单位联合在新民村建立的300亩“川早”核桃采穗圃基地,目前,穗条年销售约4万斤,收入达50万元左右,直接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通过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在上级部门的技术指导下,确定在全村土质好的地方种植枇杷,在土地稍差、海拔较高的地方发展核桃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在她的带领下,目前全村共发展枇杷1000亩,核桃800亩,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为帮助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郑凤兰的积极筹备倡导,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女子服务队,为枇杷核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并免费为全村贫困户提供核桃、枇杷修枝整形和嫁接改良服务。

产业发展起来了,郑凤兰又想到了农旅结合,她自费外出借鉴各地产业发展、农旅结合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以“三索窝”新民聚居点为依托,打造旅游景区的建议,得到县委、政府的重视,将“三索窝”纳入了AAA级旅游旅游景区打造,目前,正在完善全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三索窝”AAA级景区生态采摘观光园建设规划,为实现新民村“户脱贫、村摘帽”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工作扎实、成效明显,6月底,全省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现场推广会把新民村作为了现场点之一,目前,正在打造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为民履职

“我是大山里的人,是在群众的帮助和关心下逐渐成长的,我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必须时刻想着百姓……”郑凤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郑凤兰积极走访选民,反应群众呼声和愿望。自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郑凤兰提出“关于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关于增加乡村环境整治经费的建议”、“关于加大对中高山产业发展的建议”等事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移民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共30余条,受到县、乡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部分建议得到较好落实。

受冰冻雨雪天气影响,迎政乡红旗村、新民村等地枇杷几乎绝收,不仅影响力群众收入,而且打击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信心,郑凤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她提出了“关于全县枇杷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建议主管部门组织专门技术队伍,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枇杷产业问题,促进枇杷产业持续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二是组织咨询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枇杷产业的防冻技术。三是下派农业产业技术特派员到乡村服务。

对于郑凤兰提出的“关于在三索窝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的建议”,县政府采纳了她的意见,结合旅游景区打造,按照规划,已经开始在“三索窝”新民聚居点安装路灯,拟于8月份完工建成。(石棉县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