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李勇副主任:联系指导帮扶荥经县新添乡黄禄村工作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5-10-15】 【字号: 】  【关闭此页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因势利导、务求实效

工作背景: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决战全面小康,全力精准扶贫,以务实之举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确保凤凰体育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中共雅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雅委发【201512号)精神和工作安排,我牵头市档案局、市红十字会、市残联联系指导荥经县新添乡黄禄村精准扶贫工作,从8月底开始至今,对黄禄村贫困情况进行了精准识别,同时结合实际制订了脱贫方案和落实保障,结合实践,几点收获和思考如下。

工作情景:

(一)摸清贫困情况

主要做法:

新添乡黄禄村是全市261个贫困村之一,既有贫困原因的共性,也有其独具“特色”的个性。我认为,把情况彻底摸清摸透,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先决条件。于是先与黄禄村对接,掌握初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召开联系部门协调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随后突出精准识别,分期分小组进村入户、深度调研、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做到户户见面。

收获与思考:

1、黄禄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地远、山阔、路窄、人稀(全村幅员面积13.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04户,常驻人口264人,现有贫困户21户,贫困人口52人,无集体经济收入,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在全县排名第一)。

2、三大因素制约黄禄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交通不便、信息滞后。进村唯一通道有1.5公里路窄难行,需加宽硬化;2组和3组之间有1.6公里山路需要硬化;4组有10户人家居住山里,道路不通;全村仅通移动信号,无其他网络信息介入,信息闭塞,思想落后。二是山林利用率低、成片可耕种地少。由于雅安纸浆厂的转型,全村三千余亩竹材陷入“卖掉难、拔除难”两难境地,占用了大部分耕地和山林,经济效益低。目前可利用的150亩以上的土地仅有四片,规模偏小流转困难。三是劳动力匮乏,内生动力不足。黄禄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现有60岁以上老人89人,占33.7%;残、病26人;孤寡3人。贫困户21户,贫困人口52人,贫困发生率19.7%,现有贫困户全是老弱病残户,没有经济发展资金、经济发展思路和能力孱弱。2013年人均纯收入4071元。

3、找准病根对症施策。在精确掌握黄禄村基本情况后,要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对接2020全面小康目标任务,上下合力,以县乡村为主要依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户施策,扎扎实实走出一条既立足当前脱贫,又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精准扶贫之路。

(二)焕发内生动力

主要做法:

抓政策宣讲和舆论引导。针对黄禄村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实际,通过分头宣讲和集中宣讲两种形式,将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惠民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进村入户,采用“谈心”“拉家常”等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讲清楚、说明白。让大家知晓中央扶贫政策提出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在湘西等地考察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任何一户。让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可感可亲,唤醒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进而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进取心,焕发他们不等不靠、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的激情和创造力。

收获与思考:

1、贫困群众是“断掉穷根”“开掘富源”的生力军。长期以来的贫困状态,使一部分群众形成了“倚赖为赖”“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惰性思想,加之自身条件和能力所限,有的即使有脱贫致富的愿望,但长期的贫困让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向命运低下了头,自甘贫穷。通过宣讲,唤醒他们的自主脱贫意识,树立他们的脱贫信心。

2以往的扶贫,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撒胡椒面”,不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贫困群众是脱贫主体,“政府行为”“政绩工程”比较多,“实效性”差,缺乏可持续性。精准扶贫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规避“政绩工程”,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授鱼”为“授渔”,只有如此,才有脱贫致富的不竭动力和可持续性。

(三)明晰脱贫目标

主要做法:

我牵头三个市级部门主要领导并联系负责黄禄村扶贫工作的县委领导、乡党委书记、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认真解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对照省、市委关于扶贫开发的目标要求,剖析黄禄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和短板,找准目标和方向,制定发展计划。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本着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吸收乡镇党委书记、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对黄禄村的分析结果,对接县扶贫局政策支撑,认真听取县委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意见,结合黄禄村实际,制定了重实际、接地气的短期脱贫计划和长远奔康目标。

短期:

1)基础设施滞后问题——解决路、水和电的问题(由县、乡、村在扶贫资金中落实,年内完成)。

2)林地低效问题——市县乡村(重点是市县)分头多渠道联系纸浆企业、竹制品、竹工艺生产厂家,找到销售渠道,提升现有林地效率;对于栽种的黄柏等药材,则主要由我联系打开销售渠道(分阶段逐步解决);可流转的部分林地,改造种茶。

3)产业发展问题——抓好大产业、小规模养殖。传承黄禄村小规模养殖习惯,结合现有剩余劳动力老弱病残现实,利用黄禄村散居户多,房前屋后空地面积大的有利条件,养殖生态土鸡,在种源上给与扶持,无偿领取(从当前开始,适度增加规模,逐步形成大产业、小规模)。

远景:根据对当前可利用资源的盘点,建议远期建成市级原生态村落回味体验区、精品黄柏种植场、生态土鸡养殖区。

收获与思考:

1精准扶贫最怕口号喊得响,工作做得虚;最怕好高骛远,不结合实际。对于黄禄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联系指导的市级领导,我有责任带领大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体现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2统一思想才能上下一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是现在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而且,脱贫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奔康。市县乡村各级牵头联系领导,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水平、务实精神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分析判断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达成共识,设立共同的目标,才能上下一心,真正沉下心来,真抓实干,取得实效。

  (四)落实责任保障

主要做法:

画饼不能充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制定了短期目标任务和长远可持续发展规划,要立即行动。首先明确责任分工。精准扶贫工作主体是贫困群众,主心骨是县乡村领导,作为联系的市级领导,主要是监督政策的执行、资金的使用并出谋划策,想办法、找路子。市级层面,将黄禄村21户贫困户与29名残、病和孤寡结合起来,建立分户关爱台帐,落实到市档案局、市红十字会、市残联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头上,强化关爱措施,做到“因户施策,缺啥补啥”,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形成同心协力,人人有责的精准扶贫机制。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他们各尽所能。县级层面,加大与县委领导的沟通,动态掌握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情况。乡村层面,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村级治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对264名常住人口的动态联系和管理,特别突出对52个贫困人口“开小灶”,“靶向治疗”,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其次强化氛围营造。营造良好的脱贫致富氛围,针对性开展养殖、竹编、种茶等技能培训,提升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多渠道扩大信息渠道,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新添乡黄禄村脱贫致富奔康中来。

   收获与思考:

1.精准扶贫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工作成效直接检验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其得失成败直接反应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不可小觑,不可掉以轻心。“走形式”“做样子”行不通,要从小处做起,从近期做起,当前亟需解决的路、水、电和网络的问题要立即解决,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解决的产业发展等问题则分步解决,让群众见到实效,看到前景,找到希望。

2.每一名干部,要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透彻理解精准扶贫的丰富内涵,做到“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用贫困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取信于民。

结语:距2020年同步小康还有不到6年的时间,要确保全国现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每月要减贫100万,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只有沉下去,扎扎实实精准到每一村、每一户、每一人,从现在做起,以等不得,慢不起,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务实推进,才能做出成效,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