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對我省(四川)而言,納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范圍的86個縣,不僅是我省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也是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夯實底部基礎的重點。
如何將這些薄弱的底部夯實,變“豆腐底”為“鑽石底”?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就此展開熱烈討論,並紛紛出謀劃策。
路徑一
核桃殼裡種出“鑽石底”
“2012年,僅靠賣核桃,朝天區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市長王菲帶給記者一條好消息:“如果勢頭延續,核桃樹就可以把朝天區帶進全面小康。”
朝天區地處盆周山區,是國家級貧困地區,全區21萬人口中,農業人口佔90%以上,工業基本是一片空白,如何讓這種農業縣區成長壯大,進而為廣元實現次級突破鑄就堅實底部?王菲看來,重要的是要認識、梳理當地的資源優勢,進而通過現代化的生產和營銷手段,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最近幾年,當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將核桃面積擴大到了25萬畝,人均超1.2畝﹔建成川東北核桃批發市場,引進深加工企業,開發椒鹽核桃等產品,形成種、產、銷的完整體系,讓核桃這一當地特色產品煥發出蓬勃生機。
朝天不是個例。同在廣元的蒼溪縣,通過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2012年,農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全國政協委員王康認為,隻要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用現代農業理念去發展當地的一些特色優質產業,以農業為主業的地區實現快速發展是完全可能的,比如寧夏的枸杞產業,通過精深加工,產值已達到幾百億元。
路徑二
飛地園區聯出“鑽石底”
對於那些山高溝深,沒有產業發展條件的縣區來說,底部又該如何夯實?難道山區縣就完全不能發展工業嗎?“夯實底部基礎,發展縣域經濟,要有合作共贏的理念,通過區域聯動,變小資源為大資源。”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市長陳越良認為,發展縣域經濟,由於土地、生態、人才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很多時候靠單打獨斗難以實現,但是如果能夠建立利益共享機制,把幾個縣聯合起來,整合各自優勢,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地出地,有人出人,這樣就能打破困局。
以雅安為例,制約當地很多縣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缺項目,但優勢也很明顯,比如土地資源、環境容量等等,在此背景下,他們與成都在名山聯建成雅飛地工業園,整合了當地的土地資源和成都的產業資源,下一步,還將和甘孜合建雅甘工業園,利用雅安的土地和甘孜的電力資源,在蘆山縣合建雅甘飛地工業園區,這對於蘆山的經濟將是很大促進。
路徑三
風景區裡畫出“鑽石底”
陳越良認為,對於地處“三區”的縣來說,發展旅游產業,也是夯實底部基礎的重要途徑。以寶興縣來說,當地生態良好,最近幾年,他們通過大力打造旅游景區,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綿陽市市長林書成也贊同這種觀點,他以平武縣為例,當地沒有條件發展工業,但是生態資源豐富,在此基礎上,當地通過大力發展“三溝經濟”,為當地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當地正在規劃建設兩個五星級酒店,准備發展高端旅游產業。王康認為,我省有相當部分縣屬於限制或禁止大肆開發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區,但發展高端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特色種植等卻大有可為。
路徑四
城鎮化“車頭”拉出“鑽石底”
2月底,廣安市前鋒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准。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行政區?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廣安市委書記、市長侯曉春揭開謎底:此前,廣安區人口高達120多萬,其中,農業人口超過90%,城鎮化率不及全省一半,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遲緩。夯實底部基礎,以城帶鄉,加快城鎮化進程刻不容緩,但在之前,廣安區一個“車頭”已經很難拉動,通過新設一個區,變單車頭為雙車頭,兩個“車頭”並駕齊驅,相互競爭,速度一定會比之前更快。
全國人大代表、瀘州市委書記蔣輔義同樣認為,要夯實底部基礎,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要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以城鎮化的力量帶動農村以及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內江市市長楊鬆柏認為,加快城鎮化進程,重要的是要改革,當務之急是,要把成都統籌城鄉試驗區的優惠政策范圍擴大到成渝經濟區,打破城鎮化的體制障礙。(記者 梁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