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彭芝银:“苦”药材种出“甜”生活

 【发布日期:2023-12-29】 【字号: 】  【关闭此页

“乡亲们种下的苦药材就要过上甜日子咯!”初冬的暖阳洒在满脸自信的彭芝银身上,他指着一大片枝繁叶茂的药材开心地说。

彭芝银,荥经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守山人”,从事中药材种植销售二十多年。大山对农人最好的馈赠,当属名目繁多的中药材,天麻、重楼、川黄柏......,提到这些他如数家珍。自当选为人大代表的那天起,如何把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他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荥河镇背靠二郎山山系,林多地少、降雨充沛,拥有着良好的中药材发展自然条件。紫炉村村民零散采挖、种植天麻、重楼等中药材的习惯由来已久,收入微薄仅够换点盐巴钱,受种植规模小、种植技术差、不具备苗种繁育能力、销售渠道单一及市场行情的影响,没能将其培育成主导产业,大家也一时束手无策。

代表必念群众之所忧、必思群众之所想、必行群众之所盼。为进一步促进中药材的产业发展,彭芝银开启了漫漫征途。2016年,他多方筹措资金50余万元,带头试种三七、川贝母、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到康定、石棉等地学习中药材种植先进经验,钻研摸索种植技术,引进优质品种。连续五年在县人代会上提出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快中药材产业环线建设等建议。同时,他也在积极探索奔赴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最先解决的是育苗技术难题。有一年因疫情影响,从外省购买的苗种迟迟无法运入,收到苗种的时候已错过最佳种植时间。为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突破技术攻关,与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一起共同研究育苗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培育,现在荥河镇的重楼、毛慈菇等中药材苗种基本能够自育自足,不仅价格便宜,也减少了苗种长途运输对成活率的影响。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这些年,经常可以看到他和群众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除了在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帮助,免费提供苗种,还在种植技术上全程提供指导,签订“种植订单”,实行购销一条龙服务,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带动周边230余户农户发展种植中药材达2000余亩,实现年产值3000余万元。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彭芝银的新建中药材合作社应运而生,至今已有4年多时间,现有28户成员加入,合作社采取“基地+技术+农户”的模式运行,年综合收益达300万元以上。同时,由他提出的打造中药材示范园的建议也被镇政府采纳,目前,荥河镇中药材产业基地已初具雏形,基地以种植重楼、白及、毛茨菇、地苦胆等草本中药材为主,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他说,种植中药材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不仅需要扎实的种植技术,气温、雨水、虫害、市场行情等综合因素都影响着每年的收成收入,尽管过程很艰辛,但从未想过放弃。如今家乡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乡亲们日渐鼓起的腰包这些变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彭芝银不仅是一名人大代表,他还是心系群众的“贴心人”,致富奔康的“带头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凝聚着他的汗水劳动,不管是种植还是管理,他都亲力亲为,积极主动探索发展产业的新路子,为带动身边群众共同富裕想办法、出主意、献良策,收获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都很感谢他!”紫炉村党支部书记杨本红说。(荥经荥河镇人大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