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张文芳 为重建奔走的乡人大代表

 【发布日期:2013-11-21】 【字号: 】  【关闭此页

  近日,一个下淅沥小雨的上午,张文芳从距离永和乡政府19公里的石棉县城回到家——永和乡白马村一组。
  张文芳在县城并无住房,为何一大早会从城里赶回?
  原来,早上6点多,张文芳就已坐出租车进城,用自己的户头去银行为几户到集中安置点建房的村民再次申请贷款。
  张文芳,石棉县永和乡人大代表,在这个岗位上她已经工作近3年。
  
    灾难中彰显大爱

  谁也想象不到,这样一个年轻的母亲,小女儿却是瘫痪在床。
  “4·20”芦山强烈地震那天,剧烈的摇晃中,她顾不了自己的小女儿,直奔屋后两位80多岁独居老人的住所,将两位老人安全转移;随后,她又奔到坡下,安顿好自己的高龄母亲。由于强烈地震导致通讯中断,联系不上村干部的张文芳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并将他们转移至安全地带;接着,又和赶到的乡村组干部巡查各家受灾情况。
  “7·4”“7·13”两次洪灾,洪水都从张文芳家屋旁喷泄而过。灾后,张文芳组织村民用口袋装上泥砂堵水,用锄头挖通堵塞的涵洞。村民起初不理解,要求张文芳支付务工费,后来在她的感染下认识到,在灾难面前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连续的灾害导致几户受灾群众无家可归,民政部门送来救灾帐篷,暂时安置了受灾群众。但遇到刮风下雨,救灾帐篷就显得弱不禁风,张文芳把受灾群众请进自家,安排他们的食宿。张文芳说:“即使我不是乡人大代表,也会这样做,我吃什么,受灾群众就吃什么。”

  始终为重建奔走

  灾难发生后,为了确保村民的安全,改善群众建房的基础设施条件,使灾后重建条件好于灾前水平,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统一规划了白马村一组灾后集中安置点。
  由于安置点需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修建、统一风貌,有的村民对集中安置点政策不了解,担心基础设施的费用要自己承担,增加自己的负担,因而对集中安置点有抵触情绪。
  张文芳积极学习重建政策以后,走家串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和村民促膝长谈,给他们分析讲解进入集中安置点进行统一规划修建房屋的好处。
  通过张文芳的劝导,起初不愿意加入的村民纷纷决定进入安置点统一建房。现在,白马村一组集中安置点将安置50户“4·20”芦山强烈地震受灾村民。虽然自己不是灾后重建户,但是张文芳始终在为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奔走。
  张文芳在生活中,是团结邻里,互帮互助的标榜;在干群关系中,是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纽带;在岗位上,是一名认真履职的乡人大代表,用行动履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

  羊奕 记者 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