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正文

芦山:人大代表闻“汛”而动 “雨”你同行

 【发布日期:2025-07-03】 【字号: 】  【关闭此页

7月2日以来,芦山县境内持续暴雨,多个乡镇出现道路积水,山体滑坡,民房受浸,群众被困等险情。面对险情,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以“汛”为令,闻“汛”而动,全力投身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守护好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闻汛而动,引领率带冲在前

7月2日,接到暴雨橙色预警后,芦山县人大常委会立即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前往各乡镇(街道)开展雨前排查,代表们重点查看了地灾点、山洪沟及安置点床位、防汛物资储备等情况。

 “暴雨橙色预警,要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做到应转必转,确保受威胁群众能转出、安得下、稳得住。”县人大代表、太平镇党委书记骆宇锋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号召全镇干部职工、各级人大代表迅速下沉到防汛一线。

“阿嬢,马上要下大暴雨了,你一个人在家危险,上车跟我们去安置点,安置点已经备好了生活物资,等险情解除后,再送您回来”。县人大代表王帮学正在胜利村转移年迈体弱群众。

 “阿婆,今晚雨实在太大了,今天你必须跟到我们转移去安置点,你安全了,我们才安心啊。”在钟灵村棕树坪组,镇人大代表宋仕英正在苦口婆心地劝导高龄老人转移到安置点。

据悉,全县5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纷纷下沉防汛一线,转移易受灾群众800余人,开展防汛安全知识宣传活动120余次。

争分夺秒,风雨兼程护民生

“王代表,桥边塌方了,路堵了,娃娃还要读书这可咋整哟!”7月3日上午7点,钟灵村村民老张在电话里急得直跺脚。原来,凌晨的暴雨导致新民组老熊桥路段发生严重塌方,近200米道路被泥土砂石掩埋,直接影响沿线40余户200余名群众出行,更是让赶着上学的孩子们犯了难。

“群众的事耽误不得!”得知消息后,县人大代表王艳锋立刻行动起来。他迅速组织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30余人,带上铁锹、锄头,直奔塌方现场。

“小心右边土坡!”“来搭把手抬这根木头!”

上午9时,大雨持续不断,山路泥泞湿滑,碗口粗的树枝横亘路面,齐膝深的淤泥里碎石遍布。王艳锋二话不说带头挥动铁锹指挥清理,搬石块、清树枝,汗水混着雨水,湿透了衣裳,大家齐心协力,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塌方的泥土和碎石终于被清理干净,道路恢复了畅通。

“多亏了王代表和大家的帮忙,不然今天真不知道咋办!”路过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王艳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安全了,我们就放心了。”

防患未然,严阵以待听召唤

为积极做好汛期防灾减灾工作,芦山人大建立常态化应急响应机制,建立“三级预警”响应体系,强化值班值守:蓝色预警时启动备勤机制,黄色预警时50%代表下沉一线,红色预警时全员进驻责任区。另外,在汛期期间,“姜城民声”人大代表线上履职平台启动快速响应模式,第一时间收集、处理群众“急难愁盼”,优先处理高风险诉求。

下一步,芦山人大将进一步响应县委防汛号召,加强代表与群众间联系和配合,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提前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守护群众生命安全防线,彰显“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与担当。(芦山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