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正文

周公山镇人大:小小“菜篮子” “装”着大民生

 【发布日期:2024-08-19】 【字号: 】  【关闭此页

“菜篮子”的安全,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幸福指数。近年来,雨城区周公山镇人大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与群众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绘就了“菜篮子”里的“大民生”。

外出考察蓄力  拓宽思路谋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菜是哪里的,打过农药没有……”周公山镇人大主席张莉聃在农贸市场买菜时经常听到买菜的群众问上这么一句。如何发挥人大优势,助力绿色有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乡镇人大力量是张莉聃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为了让吃的人健康、种的人小康,周公山镇人大主席团先后3次组织人大代表前往遂宁市蓬溪县、眉山市丹棱县、雨城区上里镇等种植基地开展学习考察,同时,通过代表小组集中走访活动听取群众意见、交流思想,镇人大主席团召开产业振兴务虚会议,助力建设绿色有机农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向镇政府提出从抓产业、调结构着手,因地制宜发展林竹、生猪、蔬菜、水产等特色产业的建议。镇政府高度重视,围绕产业兴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投入1700万元硬化道路、改造危桥、建设水利设施,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超10000亩,全年蔬菜产量26000余吨,生猪出栏20000余头。

依法监督用力  实干笃行促发展

走进周公山镇昝村村,村民们正穿梭在地里忙着采收、装筐、搬运青椒,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鲜亮的大青椒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青翠欲滴。村民陈仕英在青椒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她背着背篼,不时弯腰摘下一个个大青椒,将青椒放进身后的背篼里,动作熟练而麻利,不到10分钟,青椒已经装满整个背篼。这就是昝村村以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为契机,引进社会资本成立的家庭农场种植蔬菜200余亩,每年向市场供应茄子、莴笋、白菜等新鲜蔬菜1300余吨,蔬菜基地被评为雅安市菜篮子基地、应急保供基地,成功创建为绿色食品认证企业。

“蔬菜基地的发展离不开村里农户们的辛勤劳动和规范种植,也离不开镇人大的关注和推动。”镇人大代表、昝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德胜说道。

周公山镇人大综合运用专题调研、听审报告、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对“三农”工作开展有效监督。紧盯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每年听取镇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实施情况报告,提出了针对性强、操作性高、实效性好的审议意见,镇政府根据审议意见补短板、强弱项,获评四川省农业丰收先进集体。紧盯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开展《雅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若干规定》执法检查,向镇人民政府提出开展农村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指导、加强对农产品农药化肥售卖点监督检测管理等意见建议7个。紧盯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开展耕地保护专项视察,详细了解全镇耕地恢复、图斑举证工作及“菜篮子”工程、农民受益情况,督促镇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民生实事助力  补齐短板护发展

时针回拨到2022年,昝村村通村道路上的桥多年受洪水冲击造成塌陷,成了困扰村民们出行的“痛点”,特别是车辆通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民们总是提心吊胆,镇人大高度重视,结合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经镇党委、政府反复论证讨论,在镇二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票决产生了总投资128.7万元的昝村村危桥改造项目,架起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联心桥。经过8个月的改造,危桥改造打通了昝村村的交通“瓶颈”,出行安全得到了更大的保障,更有力地促进蔬菜运输等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周公山镇人大通过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先后票决出了八角村产业道路恢复建设项目,李坝村金船山道路铺设项目,柏香村产业道路建设项目,余家村、狮子村、孔坪场镇路灯项目等6个项目,总投资达1161.25万元。这一块块“拼图”筑起了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意志。

下一步,周公山镇人大将继续扎根农村、扎根土地,以法治力量发展好农民的“菜篮子”,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周公山镇人大 张莉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