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石棉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构建县级“代表直通车”、乡镇(街道)“家”、村(社区)“站”的三级代表履职平台和专业小组代表联络站的“3+1”代表履职平台体系,坚持建管并重,推动“家站”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
“家站+专业性”,代表履职更精准
始终坚持将代表履职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让“家站”建设、代表履职精准对接发展需求、现实需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作出的“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石棉县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园区发展实际,2023年挂牌成立园区人大代表之家,汇聚省、市、县三级在科技创新领域懂专业知识、有建树背景的人大代表22名进“家”理事、说事。通过代表分小组、分片区深入企业调研,“问”企业在降本增效、安全环保、关键技术方面的所需所盼,“问”职能部门在政策落地落实、纾难解困方面的所作所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问需问效”情况,组织企业、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分析研讨,为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通过集中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强化监督,督促职能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让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能力更强,代表履职更有作为。
认真落实县委关于人大重点监督推动教育发展的安排部署,成立教育专业小组人大代表联络站,严格组织一月开展一次入“站”活动,深入学校、村社开展走访联系,及时收集校园安全、周边整治、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困难问题。一年来,30名“入站”代表累计开展调研、视察、考察等履职活动14场次,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交流活动2次,有效推动教育布局调整、县外联合办学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入站”代表履职更有热情、更加精准、更富成效。
教育专业小组人大代表联络站“入站”代表、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苟蓉表示:教育专业小组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成立,畅通了群众与学校、教育部门之间的多向良性互动渠道,学校、教育部门听到了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也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家站+数字化”,代表履职“不打烊”
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着眼新时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新特点,石棉县各代表“家站”积极探索,通过“码上见面”“线上代表之家”等以数字化赋能接访办事效率化,代表“向云端”,履职“不打烊”。
新棉街道代表之家自主开发“线上代表之家”,群众诉求“一键”反映,畅通代表和群众的双向互动渠道,惠民政策、代表履职信息及时更新推送,建议意见处理结果便捷查询,实现群众提诉求、提意见更便捷,代表和群众沟通更简单。
安顺场镇代表之家上线“您来扫码、我来办事”微信小程序,群众随时可通过扫一扫进入小程序,点击代表头像,进入问题提交页面,填写提交人、手机号、问题描述、图片等问题后进行上传,代表线上进行接访。根据县、镇人大代表文化程度、技能特长、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科学设置7类21个具体履职岗位,将辖区内63名县、镇人大代表上线上网,亮明代表身份,针对收集的群众诉求、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及时走访调研,形成办理建议转交相关单位办理,并进行跟踪督办。
安顺场镇“进家”代表林志兰说:“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同时满足了老年和中青年群体的不同需求,让大家觉得找代表很方便!”
“家站+闭环式”,代表履职“无淡季”
为持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为代表进“家”入“站”履职提供机制保障,依托县群众“急难愁盼”速办中心创新成立了“代表直通车”平台。“代表直通车”平台的建立,构建起闭会期间代表主动走访、及时收集、迅速研判、快捷办理的建议速办模式,彻底打通群众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政府间的“最后一米”,使群众诉求和人大代表的建议畅通直达,且有途径解决、有制度保障,实现了代表“家站”的闭环管理和终端问效,使代表“家站”的运行更有抓手、更富内容、更具实效。
2023年以来,全县700余名各级代表就近进“家”入“站”,广泛走访联系群众,通过“代表直通车”平台办理落实闭会期间代表各类建议56件,其中县财政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实施群众“急难愁盼”小微项目17个,有效解决了代表反映的产业发展、安全出行等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代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信任度不断提升,“家站”归属感更强。(石棉人大 祝丽、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