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正文

勇挑帮扶重担 聚力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7-10-20】 【字号: 】  【关闭此页

太平镇钟灵村是芦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系帮扶的省定贫困村,计划在2017年底实现“人脱贫”、2018年底实现“村摘帽”的脱贫目标。按照县委主要领导多次莅临该村调研脱贫工作的要求,县人大办以推动整村脱贫为己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整合“五个一”帮扶力量,与村两委一道确立了“生态家园·多彩钟灵·绿色脱贫·致富奔康”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打造农副产品基地和康养休闲驿站,全面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的发展目标,主动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在精准脱贫中精准发力助推“六大攻坚”。

一、助推基础提升攻坚。坚持基础优先取向,突破制约瓶颈,打牢整村脱贫基础。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实施路网改造。协调市烟草公司帮扶资金修建便桥和防洪堤,解决水埝头组36户132人的生产生活问题。争取国土项目,硬化10公里入户路和作业道,全面提升交通通行条件,实现了全村“内通外联”。二是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四改三建三清”,在完善贫困户“347工程”提升的基础上,新建28个生态垃圾池,引导村民树立“钟灵是我家、整洁靠大家,自家卫生自己搞、自家庭院自己扫”的理念,建立村庄清洁化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五乱”现象。三是完善配套要素保障。初步完善了村庄田园景观道路、聚居点标识标牌、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规范发展一批特色农家乐,美丽新村要素保障得到了提升。

二、助推生态富民攻坚。融入“绿色+” 发展理念,抓实特色产业培育,让绿色经济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确定了百亩青花椒、千亩经济林、万尾冷水鱼的“百、千、万”工程发展目标,做到长短结合,种养并举。二是坚持规模经营。按照县域产业布局,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重点发展茶叶、中药材、高山生态蔬菜、林下鸡、肉羊、肉牛等地方特色种养产业。三是坚持农旅融合。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绿色村庄。着力在产品变商品上做文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出了一批蜂蜜、腊肉、有机茶、冷水鱼为主的商品品牌。四是坚持发展“互联网+”。强化网络营销推广,打造“线上农业”,采取“龙头企业+扶贫专合社+银行+贫困户+电子商务平台”的“1+N”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村、贫困户与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三、助推整村提升攻坚。开展集中治理,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新村。一是抓好特色文化挖掘融合。深入挖掘当地人文景观,利用群众文化娱乐广场和村文化活动室,全面提升村文化气息,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二是抓好旧村落提升改造。重点对公路沿线,村民聚居区房前屋后进行统一整治,充分利用“微菜园、微田园、微花园”,突出绿化景观效果;在房屋风貌上,突出川西民居风格,留住乡土风情。三是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提升村民生活质量,让优美、整洁、文明的人居环境助推“村摘帽、户脱贫”。

四、助推精神重塑攻坚。一是加强干部引领。及时调整村两委班子,搭建决策平台,号召基层干部最大限度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率先发展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采取走访、座谈、图片展示、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村民发展意识的培养,摒弃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传统思维。三是加强氛围营造。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做到精准扶贫政策人人知晓。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树立主责意识,革除“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喊响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四是加强培训提高。以“农民夜校”为载体,强化发展和技能培训,组织贫困户学习参观,开拓眼界、看到差距、找准出路,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助推精准施策攻坚。一是实施“N+1”结对帮扶机制。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多帮一”全方位帮扶工作格局。通过先进典型讲、致富能手带、机关干部帮、人大代表督等多种形式,真正将帮扶模式由传统的“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帮扶。二是实施能人带穷亲帮扶机制。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特色农家乐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吸纳贫困户就地就近务工增收。三是实施“借养借种”帮扶机制。将6万元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实行“保底分红”。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又稳定了贫困户的收益。四是实施“借钱生财”帮扶机制。建立“扶贫专项资金投入、新型经营主体投入、村集体资金投入、联系部门帮扶资金投入、社会关爱资金投入和贫困户自身投入”的“5+1”投入发展模式,采取无息借款的方式,重点用于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不足问题。五是实施集体带个体帮扶机制。整合相应资金创办一个村集体企业,建立“村党支部监督、合作社组织生产、公司负责技术营销、村民广泛参与、贫困户优先受益”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在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务工就业的同时,从集体企业利润中提取15%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取得了既保证了村集体有稳定收入,又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的双赢效果。

一年来,县人大办坚持问题导向,把日常督查同评价人大干部实绩有机结合起来,把现场指导同推动工作落实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各项帮扶措施的全面落实,截止目前,该村“一低六有”脱贫目标已经实现,1139人贫困人口实现人均收入4000-8000(芦山县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