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正文

关于雅安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摘要)

 【发布日期:2010-02-17】 【字号: 】  【关闭此页

2010年1月19日在雅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雅安市财政局

  一、关于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面对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形势,凤凰体育各项财政工作在经济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效。财政收入实现了较高的增幅,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财政收入目标任务,财政支出基本保障了灾后重建和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管理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90,978万元。由于县(区)经同级人代会批准的收入预算作出变动,相应调整收入预算,经市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变动为90,963万元。

  根据快报统计,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9,035万元,为预算的119.87%,同比增长35.9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2,621万元,为预算的122.03%,增长45.06%;非税收入完成16,414万元,为预算的108.98%,下降5.53%。按财政部规定口径计算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52%。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执行的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035万元,加上中央“两税”返还收入24,763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2,567万元,省转移支付、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等669,70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2,273万元,政府债券收入25,000万元,国债转贷收入及上年结余63万元后,全年总收入为883,409万元。总收入减去当年支出820,150万元、上解省支出1,380万元、国债转贷支出及结余63万元后,年终滚存结余为61,816万元。扣除按政策规定应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项目结余61,516万元后,全市累计净结余为300万元。

  (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32,481万元,受体制调整等因素影响,经市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批准,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同口径变动为31,417万元。

  根据快报统计,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517万元,为同口径预算的100.32%,同比增长29.6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202万元,为预算的97.93%,增长19.41%;非税收入完成7,315万元,为预算的95.97%,下降16.23%。市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89%。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执行的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517万元,加上中央“两税”返还收入9,654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627万元,省转移支付、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等81,56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2,564万元,县(区)上解19,126万元,政府性债券收入23,000万元,全年总收入为198,056万元。总收入减去当年支出130,969万元、上解省支出1,146万元和补助下级支出21,690万元后,年终结余为44,251万元,扣除按政策规定应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项目结余44,251万元后,实现累计收支平衡。

  二、关于2009年财政工作

  2009年,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下,全市财政部门以“建和谐机关、促科学理财、塑效能形象、创一流服务”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按照“12345”全市财政工作发展思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大力推进“三个加快”,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实施,确保了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为雅安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筹措资金服务经济社会

  1、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今年省财政下达凤凰体育各类转移支付和专款618,53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11,862万元,增长10.9%。争取资金比上年增加137,778万元,增长27.97%。

  2、积极争取农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18,307万元,用于全市7县区建立农房重建担保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农户主要是建卡贫困户和低保户申请永久性住房重建贷款提供担保。全市累计为5,266户担保发放贷款8,886.8万元。

  3、争取到本息(费)由中央财政统借统还的灾后恢复重建国外优惠紧急贷款10,568万美元,用于石棉、芦山、宝兴等重灾县灾后恢复重建。争取德国政府赠款270万欧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5亿元。争取灾后恢复重建贴息贷款86,799万元。

  5、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09年全市压缩党政机关日常公用经费1,299万元,全部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二)服务基层支持重点建设

  筹集安排资金1,175万元,支持乡镇基层政权建设;争取资金380万元,为全市149个乡镇配备办公设备;筹集资金4,899万元,认真落实村(社)经费保障机制;筹集资金2,418.7万元,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筹集资金21,172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政法机关和“两所一庭”建设;筹集资金2,564万元,支持军分区、预备役团、武警、消防部队建设;筹集资金245万元,支持青少年活动中心、基层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筹集安排资金539万元,支持乡镇维稳中心建设和惠民帮扶行动。

  安排市大文化发展资金500万元繁荣凤凰体育的文化事业。筹集资金1,746.3万元,支持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年完成2,253个“村村通”工程建设点和272个农家书屋和32个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任务;加大对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支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筹集安排资金3,921万元,支持旅游事业发展,保障了第二届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活动资金需要;安排100万元用于市档案馆的基础建设和设备购置;筹集资金511.9万元,保障应急救援系统和防震减灾建设。

  整合灾后重建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和市级财政综合预算安排资金6亿元,全力保障市博物馆、市体育场(馆)、滨江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筹集资金4,971.2万元,支持市校合作、产业园区发展引导、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节能、企业措施技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边销茶技改、产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等。筹集资金1892.6万元,确保科技、科普方面投入,助推“科技兴市”。

  (三)整合资金支持灾后重建

  全市筹集灾后重建资金1,436,30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恢复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精神家园的恢复重建。

  (四)全力保障民生政策落实

  全市财政部门共筹集安排“民生工程”资金184,957万元,比上年增加72,744万元,增长64.8%,资金到位率100%。

  争取就业专项资金7,471.4万元,专项用于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2,184人,帮助困难人群2,172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筹集资金508万元,用于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培训人数11,830人。筹集资金1,964.2万元,支持社区建设。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投入力度,筹集扶贫项目资金3,098.5万元,重点支持新村扶贫、劳务扶贫、产业扶贫、村道扶贫等扶贫工程。筹集资金1,746万元,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医疗补助。筹集资金678万元,开展城市困难群众医疗补助。筹集资金15万元,支持社区慈善爱心超市15个。争取资金500万元,支持凤凰体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个。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市筹集教育事业专项发展资金13,352万元,有力地支持和推进了凤凰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验收上报工作,是全省提前全面完成化债任务的五个市之一。

  筹集社会保障资金12,785万元,确保全市40,275名城市低保人员和91,529名农村低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应保尽保。筹集资金8,412.8万元,大力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市参合农民112.7万人,参合率95.1%。筹集资金800万元,全面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1,930人,超额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

  筹集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经费1,708万元,用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筹集资金403.7万元确保全市5,948名农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得到人均400元的补助。争取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资金529万元,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转正常。争取资金3,972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备购置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投入计划生育726.4万元,超过市级配套人均投入4.5元的标准,较上年增长17.9%,并争取资金1,205.7万元,用于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抓实地方性奖励和救助制度的配套建设、足额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计生“三结合”帮扶等计生惠民行动。

  争取中央、省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4,314万元,对全市5380户家庭发放租赁补贴,对2,049户家庭实行实物配租,2,075套新建廉租住房顺利开工建设。筹集资金234万元,完成凤凰体育农村安居工程500户建设任务。筹集资金2,800万元,用于市人才小区建设。筹集资金560万元,用于实施省级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500口、提高5,500口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建设沼气池服务网点175个。筹集资金670万元,用于解决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以及饮水困难地区16750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筹集资金11,368万元,大力支持农村交通建设,全市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233.8公里、通村公路696.8公里,完成农村客运站点建设10个。

  筹集资金1,224.2万元,使8户挂牌工业企业污染得到整治,1个乡镇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乡镇获省级优美乡镇,13个村获省级生态村,77个村获市县级生态村,建成生态家园178户。

  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523.2万元,用于名山县、汉源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雨城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土1.6万亩。筹集资金340万元,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提升全市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拨付天然林保护工程及天保工程项目单位职工医疗等社会保险补助资金2,352.7万元。兑付中央退耕还林农户补助资金12,676万元,补助面积55.1万亩。兑付中央完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832.4万元。兑付省级负担民族县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482.3万元,补助面积16.1万亩,兑付省级负担民族县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267.7万元,补助面积8.9万亩。筹集资金400万元,用于70,033.7亩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拨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21,284.6万元,专项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兑付粮食直补1,18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7,016万元,使34.4万户农户116.2万人受益,人均享受补贴70.6元。兑付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1,565.8万元,促进农民稳粮增收。兑付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22.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9%,补贴农业机械7,380台,农业机械化作业已达18.7%。全面开展了水稻、玉米、油菜、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六个品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市保费达到2,741.8万元,其中:财政补贴1,989.8万元。

  筹集资金5,172万元,用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搬迁住户500户涉及1,976人,组织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4处,解决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搬迁500户。

  (五)引导消费促进内需增长

  争取“家电下乡”资金1,940万元,兑现补贴金额1,701万元,补贴数量78,412件;争取“汽车摩托车下乡”资金1,725万元,兑现补贴金额1,312.9万元,补贴11,575辆,有力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筹集资金240万元,积极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共建成村级“农家店”400家。

  (六)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结合省财政厅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加快改革扩面步伐。全市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885个,占预算单位的87.5%。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全市财政筹集安排资金20,600万元,确保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2,020名在职人员和4,604名离退休人员绩效工资和生活补贴的平稳实施,保证了全年资金足额到位。

  推动凤凰体育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顺利开展。协助有关部门理顺公安管理体制,为凤凰体育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真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启动理顺交通部门经费管理体制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改革单位的人员、资产清核,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完成凤凰体育渔业、林业、城市公交车、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农村水路客运等行业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359.1万元的兑付工作。

  制定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部门绩效目标的实施程度、执行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横向联网工作的开展,全市共签约企业631户,占应签约企业的21.2%,完成了全年要达到的目标任务。

  加大政府采购监管特别是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政策的监管力度。全年实现政府采购支出19,992.8万元,节约资金2,389.8万元,资金节约率10.7%,提高了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七)强化基础做实财政监管

  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回复2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回复3件、会办2件,满意率100%。与监察、审计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转为常态化。牵头组织“小金库”治理工作,防止私设“小金库”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全年评审审结各类项目163个,审查政府投资211,576万元,评审审定投资为183,358万元,审减不合理资金达28,218万元,综合审减率为13.3%。

  切实抓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市3,968人报名参加了会计各类资格考试,对市级158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等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组织了对灾后重建资金使用专项培训。抓好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市举办培训班42期,培训会计人员32,948人次。

  三、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方针,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加大民生支出投入,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中财力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提供财力保障。

  (一)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凤凰体育2010年经济增长目标,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安排为125,390万元,增长15.00%。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78%。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125,390万元,加上税收返还收入26,767万元,省转移支付和各项结算补助133,750万元,省财政预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10,006万元,扣除上解省支出500万元后,全市当年可用财力总额495,413万元,比上年增加191,850万元。根据《预算法》有关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规定,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安排为495,413万元,同比增长24.75%。

  (二)市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0年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36,245万元,增长15.00%。市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82%。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36,245万元,加上中央“两税”、所得税返还收入10,350万元,省转移支付和结算补助19,444万元,省财政预下达转移支付补助4,351万元,县(区)上解收入4,233万元,扣除上解省支出20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0,663万元后,市级可用财力总额63,760万元,比上年减少2,49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安排为63,760万元,同比增长10.57%。

  四、关于2010年的财政工作

  2010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以“建和谐机关、促科学理财、塑效能形象、创一流服务”为载体,落实“12345”全市财政工作发展思路。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实现公共财政导向,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效能化管理水平,保障财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努力服务于市委“以枢纽为纲,于极地奋起”的战略新思路,服务于市政府“抓重点、调结构、添活力、重民生”的工作主线,为建设和谐雅安,实现“三个加快”,提前完成市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目标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一)全力支持灾后重建

  通过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增量等措施积极筹措灾后重建资金,严格资金使用方向,切实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保障,大力支持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进程,用足用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扶持政策,全力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两个85%”的目标要求。

  (二)力促经济结构调整

  以建设川西交通枢纽为载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推动川西枢纽建设规划、川西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实施。大力支持交通、能源、城市、环境、园区等基础性硬件建设,合理安排工业发展、技术改造、园区建设等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金融激励、贷款贴息和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放大效应,支持市工业园区、汉源工业园区等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提升财政促进发展的政策效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壮大“3+1”支柱产业,着力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支持担保体系建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促进资源节约。

  (三)支持瀑电库区建设

  支持库区移民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支持库区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万里工业园、甘溪坝工业集中区企业的扶持,优化产业布局,支持汉源、石棉旅游产业的规划,培育库区加快发展的新动力,提高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以全面推动“民生工程”实施为重点,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

  大力支持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认真落实农业各项补贴制度,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支持特色水果、蔬菜等种植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申报雨城区1000吨南路边茶(藏茶)保温保湿智能陈化车间改扩建项目、雨城区800亩茶叶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雨城区210亩香菇基地改扩建项目、雨城区1000亩蔬菜基地改扩建项目、名山县120亩名优茶茶苗基地建设项目等5个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安排大文化发展资金,深入推进文化事业领域改革。促进文化、体育等事业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努力扩大就业。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覆盖就业人口,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参保率。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工作。支持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新增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支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撤迁安置房、企业解困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推进全市整合乡镇维稳资源工作,促进“和谐雅安”建设。

  (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完善预算编制管理,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推动预算编制审批程序改革,健全权责体系,切实体现政府统筹配置财政资源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图。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建立科学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机制。强化部门的预算编制主体责任,完善基础信息动态共享平台建设,完善行政单位公用经费定额体系,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定额体系,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推行项目支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部门年初预算到位率。

  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建立适合国有资本经营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构建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防范政府举债风险。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大监控力度,扩大监控范围,确保金财工程大平台顺利实施。

  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为载体,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财税库银联网工作。有序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

  (六)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加强收入管理。注重税源分析,特别是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以及重点税种的监控和分析,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清理各类到期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出台或者变相出台减税、免税、先征后返等优惠政策,打击偷、逃、抗、骗税等严重扰乱税收秩序的违法行为。探索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相应降低非税收入比重,确保实现有质量的增收。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在清理规范非税收入项目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非税收入体系。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会议、培训、出国(境)、公务接待等支出,严格禁止违规修建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民生、发展、运转“三个板块”比重“两升一降”的目标。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增强支出预算执行效率和均衡性。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七)严格财政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恢复重建、扩大内需、民生工程等重点资金的监督检查。健全财政与监察、审计部门的协同监管机制。进一步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加大政府性投资评审力度,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加强事前核查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与事后重点检查的全过程监督。

  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加快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纳入政府绩效管理,扩大绩效评价范围,重点选择社会关注的重大项目进行重点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有序公开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效应用评价结果,为实施绩效预算奠定基础。

  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强化财政违法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和利益追究机制,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扩大向人大常委会报送部门预算的范围,逐步细化报送人大审议的预算,提高预算内容披露的详细程度。

  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利用报刊、网站等媒体及时公布财政收支统计数据,以及经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预决算和转移支付预算安排情况,主动公开财政规范性文件以及有关的财政政策、发展规划等。

  (八)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狠抓政治素质提高,以公共财政理论指导理财实践,狠抓执行能力提高,围绕财政运行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推进科学决策,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增强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意识。狠抓作风建设提高,推动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狠抓财政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环境,增强敬业精神,激发工作动力,努力以财政文化提升财政形象,以财政形象展现财政文化。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落实好市人代会作出的决议,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进一步深化财政各项改革,进一步推进科学理财,确保完成2010年各项财政目标任务,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三个加快”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